谷歌回应其将关闭云游戏平台 Stadia 传言:不会关闭

IT之家7 月 30 日消息,此前有消息称谷歌云游戏平台 Stadia 将在今年夏季末关闭,但有人询问官方之后,谷歌直白地表示,“Stadia 没有关闭,请放心,我们一直在努力为该平台和 Stadia Pro 带来更多优秀的游戏。”

IT之家了解到,去年谷歌关闭了 Stadia 的第一方工作室,专心于做一个游戏平台,并且之后 Google Stadia 的副总裁兼产品主管 John Justice 离职,谷歌还表示 Stadia“还活地很好”。

之前的 Supermassive Games 的《采石场惊魂》和 Squanch Games 的《High on Life》等游戏原本应该是 Stadia 独占,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失败了,变成了传统游戏。

除此之外,Business Insider 的一份报告称谷歌目前正在“降低”该平台消费者业务的优先级,以专注于与 Peloton、AT&T 等品牌达成白标交易。目前谷歌尚未对该报告作出回应。

高色域,分区背光,MiniLED和OLED,同尺寸各类电视差在哪?

最近总有朋友问,她想买一台电视,但技术太多了,让她摸不清头脑,具体要买哪种,谁的技术好,她也是一团浆糊。

具体来说,她提到了高色域,分区背光,MiniLED和OLED这些名词,让她比较迷惑。其实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色域,色彩表现,一个是动态范围,明暗表现。

高色域呢,目前有很多方法来实现,比如通过新型的红色荧光粉,可以实现持久稳定的高色域画面。而提升动态范围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分区背光,通过棋盘式LED灯珠实现,更强的是MiniLED,和OLED,动态范围表现更好,适合观赏大片。

由于竞争很充分,目前的市场产品按照价格,就可以看到其竞争实力。简言之就是一分钱一分货。那么,我们就以55英寸电视来看看,各类型电视都是多少钱吧。

高色域电视,创维酷开P53 2023款,2199元。

这款酷开P53采用了55英寸屏幕,直下式背光,300-500尼特亮度,60Hz刷新率,102% DCI-P3色域,支持MEMC运动补偿。

其广色域的实现主要在于采用了新型的KSF荧光粉,发射光谱的半波宽非常窄,而且能量高,能极大地提升液晶显示的色域覆盖率。而酷开这款的KSF荧光粉提升了22.9%的红色纯度,增加了19.1%的色域覆盖面积,表现更为出色。

此外,这款电视也支持MEMC,HDR10,10.7亿色,DC调广,强光突变保护,并有16W扬声器。同时,电视支持无网络投屏。采用A55四核处理器,蓝牙5.1,其也支持2.4G&5G 双频WiFi,具有3GB内存,32GB存储。电源功率120W。

高色域,但只有120W功耗,这款产品的技术还是不错的,主要是看电视使用,游戏体验不佳。

分区背光电视,雷鸟55S535D,到手价2599元。

雷鸟65S535D是鹤5系列的,属于高端系列,为55英寸,4K分辨率,△E≈2原彩,93% DCI-P3色域,80分区,500-800尼特亮度,60Hz刷新率,支持MEMC。

配置MTK9652机芯,四核A73处理器,3GB内存,32GB存储,双频WiFi,支持VRR,ALLM,12ms游戏模式。具有3个HDMI 2.0,16W扬声器,支持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4MIC拾音,功率260W。

55英寸,260W功率,小电老虎,但也说明灯珠更多,分区更多,推荐给喜欢看高画质电影的人。

分区高刷电视,小米电视ES Pro 55英寸版,售价3199元。

具体来说,小米电视ES Pro有55英寸,65英寸,75英寸版本,4K分辨率,最高700nit亮度,分区背光,55英寸为32分区。屏幕达到了94% DCI-P3色域,DeltaE≈2,支持120Hz高刷,120Hz MEMC,电竞时超低延迟可达4ms。

游戏上支持VRR可变刷新率,ALLM自动低延迟,支持FreeSync Premium认证,有一个HDMI 2.1接口。有3GB内存,32GB存储,双频WiFi,25W四单元扬声器,支持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55英寸版总功率230W。

这款电视既有高亮度,又有分区背光,又有高刷,游戏支持好,可以说较为全能,价格也贵一些。

MiniLED电视,TCL 55Q10G,售价4499元。

55Q10G采用了Mini LED背光,240分区,亮度800nit以上,峰值1000nit,色域极高,也达到了98% DCI-P3,ΔE≈0.99,色准也极高。

其全面支持120Hz,包括芯屏口,具有三个HDMI 2.1接口,MEMC,VRR也都支持。同时在对比度上,支持杜比视界IQ,音响功率40W,也能带来多声道的立体沉浸音效,支持杜比全景声。其支持双频WiFi,4核A73处理器,4GB内存,64GB存储,6.5ms响应时间,总功耗270W。

是的,MiniLED电视对比传统LED电视,有着巨大的优势,灯珠多,分区多,对比度高,除了响应时间不如OLED,其他方面已经相当不错。

OLED电视,索尼XR-55A80J,售价7699元。

这款XR-55A80J采用了OLED自发光屏幕,百万比1对比度,99% DCI-P3高色域,此外是120Hz高刷,800尼特及以上亮度,直接像素级控光。

其具有XR认知芯片,支持XR OLED对比度增强技术(对比度),XR特丽魅彩显示技术Pro(色彩),XR 4K倍线技术(清晰度),XR明锐动态(动态清晰度)等技术。对低分辨率内容,低帧率内容,都可以进行AI提升,加上对画面的对比度、色彩AI优化,达到更佳画质。

游戏方面,有低延迟,游戏模式,120Hz高刷,还有“HDR自动映射”功能,PS5将自动识别BRAVIA XR电视的型号,并相应地为电视匹配理想的HDR设置。此外是MT5895处理器,4GB内存,32GB存储,双频WiFi,支持杜比视界,支持杜比全景声。音频方面,A80J具有2个喇叭,1个低音炮,共50W。总功率为336W。

是的,这款电视支持PS5表现很强,声效强,画质强,价格也高。

总的来说,似乎不太需要比了,各个技术都处于不同价位,提供层次明晰的区别选项。一般来说,在同样尺寸下,亮度技术强的电视,往往功率不低,同时价格也不低。但并不是说2199元的就不好,只是提供的功能技术指标没有后几款强,其实看电视感受也是相当不错的,毕竟都普及了新技术,大家可以按需选择了。

李毅中:走深向实 工业数字化转型要抓好三件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乌镇报道

7月28日,2022年(第四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暨工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年会在浙江桐乡乌镇召开。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做主旨演讲时指出,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诸多差距和不足,需要做好关键技术攻关,把握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软硬兼施让工业和数字化更好融合。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图自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

目前,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总量还不够大,仍处于成长期。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增加值为3.14万亿元,只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0%;同期,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为6520亿元,只占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8.3%。

在核心产业建设方面,工业互联网还没形成全国构架,一些标准规范缺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设备材料自给率低,集成电路制造薄弱。而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跨界融合不够,应用场景不多,对信息安全存在忧虑,名词概念过多易产生困惑。

李毅中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造就数字工业的基础工具,也是继消费互联网后覆盖更广、渗透更深、成效更大、前景更好的创新体系。

正因如此,工业互联网也被业内称为“互联网下半场”。他认为,工业互联网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并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衍生出一系列实用技术,如CAD、CAE、MES、ERP等。

在这个过程中,李毅中指出,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应跨界融合、优势互补,而不是零和博弈,“信息技术对制造技术是助力引导,不是代替”。

第二,工业互联网制造并应用了各类ICT产品,构筑了服务于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工业互联网支撑的数字工业与数字经济同族,内核相容、基因相同。所以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也同样适用于数字工业。

而数字工业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把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产业化,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先导产业。产业数字化则是工业各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升效率,从而提高产业增加值。

李毅中指出,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的数字化已经初步实施了七种形态,具体包括数字化研发设计、大数据市场细分、个性化规模定制、智能化精准制造、网络化协同运作、信息化运营管理以及制造业服务延伸。

数据显示,目前数字化研发设计的数字化工具使用率已达到55.7%,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达75.1%。

谈及未来的发展,李毅中认为,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包括加快网络、标识解析、平台、安全的技术与产品研发,推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

二是提升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的制造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IDM)。李毅中称,“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游的设计水平不低,下游的封装测试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中间的制造弱。所以要调整结构,把制造能力提升上去”。

三是积极有序并可适度超前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除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项目外,还要格外重视“网络体系强基”和“标识解析体系增强”行动项目,促进各层次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

李毅中提出,工业数字化要走深向实,“地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互相攀比;离散式、流程式制造要因业施策;不同企业因企而异。”

同时,也要抓住智能制造这个主攻方向。“5G的突出优势,如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等特性,与智能制造精准、柔性、敏捷的要求相契合。所以企业应提升内网、外网,打造5G链接工厂,并提升算法算力,逐级提升数据应用功能”。

最后,李毅中强调,工业数字化转型要由企业拓展到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领军和生态整合作用,加快数字化改造,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融入产业链。

ISC2022周鸿祎:360是在用做双11的数据处理能力来解决网络攻击

鞭牛士报道 “360是用互联网公司做双11的数据处理能力来解决网络攻击,这是传统网络安全公司所缺乏的能力。”7月30日,第十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22)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护航数字文明、开创数字安全新时代”为主题,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360集团等单位承办,三六零(601360.SH,下称“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发表主题演讲。

360以免费杀毒起家,服务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覆盖全球15亿终端。周鸿祎表示,目前全球最伟大的安全公司都是To C出身,与微软、卡巴斯基一样,360拥有海量终端用户,有全网云端数据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不堆砌产品,而是依靠服务的形式提供安全能力。

周鸿祎用16个关键要素所组成的生动故事,详细讲述了360的进化史。在终端上,360能看清全球全网的安全事件。同时,360也是全球第一家云原生安全公司,首创了“云查杀”。最终凭借亿万终端、大数据分析、AI和持续的数据运营等,建立起全网视野,收获了“看见”全球和全网安全态势的能力。

360首个客户就是国家,以“看见”为核心,帮助国家打造了一套数字空间的“雷达”和“预警机”,经统计99%的国家级网络攻击皆由360独立发现。此后,360又将服务国家的能力用于服务政企客户、中小微企业,并以此守卫了国家数字安全,协助政企保护战略资产安全。

从ToC到ToN,周鸿祎称360是一家“顶天立地”的公司。此后,为了帮助政府、城市和企业应对不断升级的安全挑战,360将服务ToC到ToN的能力体系提炼成数字安全大脑框架,进入ToB市场,服务政企客户,保障政企数字化,守护数字经济发展。

周鸿祎强调,如果说安全的来路是“看见”的能力,安全的未来一定是服务,过去他常说360从ToC到ToN,再到ToB是无心插柳。现在看来,应当是安全行业的必然。

苹果将在以色列开设新研发基地。

果粉之家,专业苹果手机技术研究十年!您身边的苹果专家~

苹果不能没有自研芯片,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于是,苹果计划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开设一个新的研发基地,为未来Mac处理器做研发准备。

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以色列以出口高端电子芯片而闻名全球,出色的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让这里成为了具有重大科技意义的要地,不单只是苹果公司,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像脸书、谷歌、因特尔等前沿科技公司都已在此地开展业务。

苹果公司的埃拉德·韦特海默,他负责于挖掘芯片方面的人才。据其透露,苹果即将参与到以色列的几个旗舰项目中,而Mac未来芯片则是项目中的重中之重。目前,这个新的研发基地正在为苹果项目招募工程师。

事实上,苹果很早便开始了在以色列的布局。约翰尼·斯劳吉(Johny Srouji)是苹果硬件技术的高级副总裁,也是苹果的顶级芯片工程师,是苹果自研芯片中的核心人物。而他,正是来自以色列。

以色列团队曾在M1 Pro与M1 Max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苹果在以色列已有不错的发展,持续的资金投入已不成问题,更何况这里不乏富有创新的人才成就了高效研发的环境,苹果想在这里继续研发Mac未来芯片是很明确的选择。

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网络安全产业已进入风口爆发期

“安全先行,对企业来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营安全,做数字化服务的企业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数字化的未来。”在7月29日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期间,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对搜狐科技等媒体表示。

他提到,数据安全这两年发生的变化很大,企业还有做数字解决方案的公司越来越关注。“这还是得益于国家不断的推出关于数据安全的一些法律法规,执法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齐向东认为,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数字安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企业要想持续发展,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遵守数据安全法,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不过,他也表示,数据违法这件事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可能企业违法了自己并不知道。“不过,现在我们能够看到企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同时我们也更能够看到网络安全产业已经进入到了风口期,迎来爆发。”齐向东说。

数据显示,网络安全产业的增长,即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在15%-25%左右。同时,网络安全领域的投资也非常火热。据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发布的《2021网络安全产融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融资总额达到158.9亿元,同比增长约52%,网安产业赛道投资机构为559家,投资次数总计达1056次。

目前,随着传统产业、行业、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发严峻。齐向东认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网络安全方面重点要做三防:防违法、防盗窃和防勒索。

防违法就是企业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增强“红线意识”。防盗窃的重点则是防“内鬼”,一个是内部员工,另一个就是供应链。

具体来看,防“内鬼”重点是防“三员”(管理员、技术员和操作员),这不能仅靠制度,要靠技术,做到能审查、能告警、能拦截。防“内鬼”的另一个重点是防供应链,供应链的开发、交付、使用等环节都可能会引入风险,且上游环节的安全问题会传递到下游环节并放大。因此,需要专门的平台和产品去及时发现风险,并能做到及时完成修复。

勒索攻击也在网络安全事故占了较大比例,奇安信应急响应中心数据显示,去年大中型政企机构的应急响应事件中,勒索攻击占到将近30%。齐向东表示,防勒索需要建立纵深的内生安全体系,当一道防线被突破,还有下一道防线来阻止威胁;即使网络被攻破,也能保障业务安全,保障数据不出事。

齐向东在对话中表示,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给我们带来了乘数级甚至是指数级的生产力的提升,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但这个技术出现之后一定要在社会上加大对保证数字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以前的政企客户为什么不加大网络安全投资?是觉得加大了也没有用,安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所以花3%的钱做网络安全和10%可能是一样的,可能该被攻还被攻,还不如少花点钱。”齐向东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近几年也在不断地呼吁全社会要增加网络安全的投资,因为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和数字基础的底板工程,没有它就没有一切。”

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投入水平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如美国2023财年预算中非国防联邦机构的IT预算是658亿美元,其中网络安全预算高达109亿美元,网络安全占比达16.57%。

不过,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投资。去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指出,要促进网络安全需求释放,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的比例要达10%。

齐向东提到,目前我国的这一占比在3%左右,仅是工信部规划目标的1/3,是美国非国防部门的1/5,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他还建议,要加强高水平的网络安全人才队伍的培养。网络安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人才,一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攻防对抗都无从谈起。他认为,应确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固定机制,让企业同高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此外,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数据安全、信息保护也越发重要。齐向东提到,目前法律已经非常健全,关键还在执法,而对普通用户来说当个人隐私被侵犯后很难具备取证的能力。

他认为,当企业一旦侵害了消费者个人隐私的权利就不是侵害一个,一定是侵害一群,这时候就需要形成全社会的舆论环境,引起管理部门关注,从而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

亏损、裁员、关停:“生鲜电商第一股”倒下,这个行业路在何方?

每日优鲜变成“昨日优鲜”了。

日前,“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App已关闭“30分钟极速达”,且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无法下单。

此外,网传昨日(28日)每日优鲜召开了员工线上会议,宣布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工作将于7月28日终止,此后需自行缴纳社保。此举疑似公司强制解除合同,直接“原地解散”。

曾几何时,在生鲜电商赛道内,每日优鲜是各大资本的宠儿,每逢困境必有一笔资金来“雪中送炭”。有报道统计,2015年至2018年,每日优鲜保持着一年一融资的频率,在2020年更是一年获三轮融资。其中,腾讯投资在每日优鲜的融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公司上市前的11轮融资中共参与了5轮。

然而,在上市之前,每日优鲜就已经面临着多重困境,处于“瑟瑟秋风”之中,2021年公司上市之后也未能扭转局面,反而是直接大步迈入“寒冬”。同时,每日优鲜的其他竞争者,诸如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橙心优选,也都在这一赛道上举步维艰。

他们走得出这个“寒风凛冽”的夏天吗?

图源:知否网

困境:“我们都一样”

每日优鲜的日子不好过,其他生鲜电商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还在两年前,我们随便打开一家生鲜电商的App,总会在主页上看到每天惊人的特价优惠:一盒剥好的菠萝蜜2.99元/盒,优选番茄0.99元/5个……

快乐下单之后,你以为你赚到了吗?——对,你确实赚到了。

消费者破天荒地能“割资本家韭菜”背后,是大部分生鲜电商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同质化。

起初,对于大部分生鲜电商而言,真的就是“换个渠道卖菜”,本身并无品牌性可言。除了偶尔这个App上会比那个App上多两种菜,几乎生鲜电商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消费者就是想买个菜而已,在哪儿都能买。

因此,生鲜电商们拿出了互联网老玩家的惯用打法——价格战抢用户。

好啊,你一颗白菜卖5元,那我就卖3.99元,新用户注册的话我反手还送个榴莲。

然而,撕破脸的价格战不仅没有使生鲜电商们获得成功,反而使很多企业落下了“终身残疾”。食享会创始人戴山辉曾言:“社区团购补贴只是拉新用户的运营手段,自身不能盈利,最后还是会一地鸡毛。”每日优鲜此前融资所得,就拿出了几个亿悉数投进这场价格战,但最终近3年来还是亏损了近76亿元。

2020年底,市监总局联合商务部组织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明确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

新规出台后,优惠补贴这一“价格战”被叫停,野蛮生长的生鲜电商似乎猛地停住了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还面临着其他的共同难题——如何完善供应链、布局仓储和门店、规划运输网络等,才能既降本又增收、既保新鲜又保速度?

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们,开始各自另寻思路。

每日优鲜曾经的优惠海报

方法:“我们不一样”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有的溺水窒息了,有的还在苦苦支撑。

每日优鲜给出的答案是“前置仓”模式。

正是这一模式,每日优鲜拿下了来自腾讯投资的1000万A轮融资。而彼时,前置仓的雏形都还没有,创始人徐正拿到这笔钱后才真正在望京建起了第一个前置仓,服务方圆3公里内的用户。

前置仓模式吸引了不少效仿者,但目前来看都没有成功。

财经无忌认为,前置仓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送达速度,但也拉长了供应链,不仅容易导致信息差,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固定资产。具体而言,就是很难解决“供需匹配”的问题。

当前每日优鲜的发货量预测大多以历史销量为基准,同时考量天气、地域偏好等多个因素。或许是预测算法未能持续优化,同时,有报道称公司门店没有做货架管理系统,诸多原因叠加,造成历史数据不准,影响了整个预测算法的精确性,供需误差也因此越来越大。

虽然此后每日优鲜合伙人李漾推行的补强冷链使得门店库存能力得以提升,但消费者本质上更注重的不是“生”而是“鲜”,因此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仓储货损问题。

不仅是前置仓模式,到店模式、店仓一体、社区团购、网格仓模式目前也都未能在生鲜赛道跑出个康庄大道。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7月,“老三团”之一的同程生活申请破产;食享会在武汉的总部已人去楼空;呆萝卜APP在同年10月宣布停运;12月橙心优选从滴滴出行APP中下架;京喜拼拼、兴盛优选等平台也先后收缩了部分区域的相关业务。

某生鲜仓库 图源:搜狐网

“生死战”之下,差异化是一个可能的出路。

如果客单价很低的普通生鲜电商跑不通,那就去深耕特殊客群,附加其他服务,和对手赚“不一样”的钱。

当前,“超市+餐饮+外送”的混合模式是市场上初步探索出的一个成功案例。此模式下,公司主打中高端路线,定位新中产人群,以优质供应链引进全球高品质生鲜食材,线上配送到家、线下体验感强,从而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生鲜消费体验。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线上生鲜购物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必然选择,如何培育消费者习惯、增强客户黏性,也是各企业在提升产品与服务之外,需要考虑的重大难题。

月入超8万?女子晒交易员薪资“坑夫”!中金回应:停职调查

证券行业从业者的薪酬,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今年1月,有券商从业人员晒出自己税前收入月均超10万元,曾引发对券商行业高薪酬的热议。而近日,又有券商员工通过社交媒体炫富,实力“坑夫”,则较为少见。

7月29日,#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话题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发稿,话题当日阅读量已接近8000万。

28日,一名博主在小红书上晒出了其夫的收入证明及两人合照,并配文:“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后财产吗?”从截图可以看出,收入证明于7月22日开具,上面印有中金公司的logo,显示的月均收入为82500元。

该帖子发出后,有网友在评论区提醒:“你不知道你老公公司禁止对外透露工资水平吗?”她回复称:“他的薪水不是还没达到人均嘛”。

有媒体报道,结合多方信息看,该博主晒出的是中金公司某90后交易员,于2019年入职。此外,也有消息称小红书博主同样是一名证券从业人员,或来自华创证券。

目前,小红书上的相关内容已被该博主删除。

中金公司:该员工正被停职调查中

对于此次薪酬曝光,有不少网友表示,“很合理”“凭本事吃饭”;也有人认为这是往股民伤口上撒盐。

话题登上热搜后,一份疑似中金公司所发的邮件截图显示,中金公司已经获悉了此事,会联络公司的LC和HR跟进处理。

据媒体报道,29日,中金公司回应称,该事件已引起公司重视,涉事男主正被停职调查中。

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处于行业什么水平?

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21年年报披露,在上市券商中有19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超过60万元。2021年中金公司员工人均年薪以116.42万元居首,其次是中信证券,人均年薪为94.59万,第三为华泰,人均薪酬88.57万元。

2022年3月,中金公司曾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人才始终是最宝贵的资产,做投行不是拧螺丝,需要更加依赖于人的创造性,因此,公司把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尺,要求管理者发挥好支持者、赋能者的作用。年报显示,公司员工人数为13,557人。

2022年5月,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指引明确要求,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稳健薪酬方案,充分考虑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和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趋势,适度平滑薪酬发放安排,同时做好薪酬激励的极值管控和节奏控制。

截至发稿,中金公司报42.41元/股,跌逾2.33%,总市值2047亿元。

苹果Mac系列收入下降10% 库克称供应链问题导致

【CNMO新闻】近日,据CNMO了解,苹果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略微超出外界的预期。报告显示,iPhone手机的收入同比略有增长,服务部门收入也增长了12%。但在其他方面,该公司的数据有所下滑。其中,Mac的收入下降了最高的10%。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将这一下降归因于供应链的限制和汇率问题。但这一现象也符合整个PC设备行业销售下滑的趋势。

本月早些时候,苹果发布了一款重新设计的MacBook Air,采用了该公司的M2芯片,但这并未计入本季度的业绩。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将在秋季和2023年推出大量新产品。

此外,苹果可穿戴设备收入下降了约8%,iPad部门下降了2%。但是苹果公司仍然创造了第三财季的收入记录,总计8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96亿元),每股收益为1.2美元。

据CNMO了解,苹果正在继续为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和Apple TV开发下一波主要软件更新。据悉,iOS/iPadOS 16、macOS Ventura和其他更新目前正在进行公开Beta测试,预计在秋季向所有苹果用户推送。iOS新版本将包括新的锁屏自定义功能、编辑或取消发送消息的选项以及更多功能。

玉晶光否认郭明錤所言,苹果并未因 iPhone 14 镜头出问题而转单

IT之家 7 月 29 日消息,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今年将会在 9 月 14 日凌晨看到新一代苹果 iPhone 14 系列的到来。

虽然距离新机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关于苹果 iPhone 14 系列的一众参数和外观基本都已被曝光。目前大家只能关心一下新机产能问题。

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上周报道称,苹果的一些内存和面板供应商正面临零部件短缺,这会对今年秋季的 iPhone 14 出货量造成“有限影响”。在最新的报告中,郭明錤声称苹果可能不得不再次更换其供应商,因为 iPhone 14 的一些后置相机镜头一直存在“质量问题”。

郭明錤表示,玉晶光提供的一些相机镜头“存在涂层裂纹 (膜裂) 质量问题”。苹果已经将大约 1000 万片镜头的订单从 GSEO 转移到另一家专注于镜头的公司大立光,以避免 iPhone 14 生产出货出现重大延误。

消息发布后,玉晶光公司股价大跌,今天早盘最低来到 368.5 元,跌幅超过 8%。

对此,玉晶光发出声明表示,该分析师讲的内容完全子虚乌有,该公司目前订单依然很满,没有掉单的疑虑,加上第 3 季度是传统旺季,营运有望继续看涨。

苹果 iPhone14 即将上市,有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玉晶光供应给苹果新机的后镜头出现膜裂(coating-crack)现象,苹果已将 1000 万颗订单转单给大立光,直接冲击了玉晶光最近两天的股价走势。

针对市场传闻,玉晶光提出严正声明表示:该分析师讲的内容子虚乌有,并指出在生产的过程,任何的供应商都不可能 100% 没有问题,重点是问题是否马上得到解决。玉晶光进一步说,目前订单很满,没有掉单的疑虑,加上第 3 季是传统旺季,营运方向往上是可以期待的。

IT之家了解到,玉晶光 6 月营收为 11.52 亿元,月增 42.53%,年增 1.49%,上半年营收 62.55 亿元,年增率 22.59%。玉晶光第二季营收为 28.74 亿元,季减 14.98%,年增 13.23%,连续 4 季年成长。

玉晶光董事长陈天庆看好手机镜头产能扩充,以及主要客户增加的订单投单量,预期 2022 年全年手机镜头出货量将超越去年,并看好下半年进入旺季,若市场未出现重大变化,营收将超越去年同期,玉晶光去年下半年营收为 116.33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郭明錤也表示苹果在新产品正式推出前几个月就为其订购了零组件,因此完全有时间解决此类问题。

关于 iPhone 14 系列爆料

预计苹果今年将推出四款新 iPhone 14 机型。其中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将是唯一拥有更快 A16 芯片和采用“药丸 + 打孔”新屏幕设计的机型。有传言称,今年的 iPhone Pro 型号将配备能够拍摄 8K 视频的 4800 万素广角摄像头。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还将获得多年来最大的前置摄像头升级,配备新的更大 f / 1.9 光圈镜头和自动对焦,以实现更好的暗光拍摄性能。

至于常规的 iPhone 14 型号,很大程度上基于 iPhone 13 硬件,包括采用 A15 芯片,带来较小的摄像头升级、更大的电池以及 6GB 内存。今年中端产品线最显著升级是推出 6.7 英寸屏幕的“iPhone 14 Max”,来替换掉“mini”机型。